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當你在超市面對琳瑯滿目的乳制品時,一定想不到,酸奶的勺式吃法來自西寧,老酸奶系列最早從西寧走下生產線,將谷物加入酸奶的做法也在西寧首創(chuàng),而完成這些“首創(chuàng)”的,就是坐落在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生物園區(qū)的青海小西牛生物乳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西牛)。
專注于乳制品研發(fā)、生產和銷售21載,不斷“另辟蹊徑”首創(chuàng)乳制品新吃法,小西牛的目標只有一個——留住完美的高原味道。
11月30日,記者走進小西牛日處理鮮奶能力300噸的現(xiàn)代化乳品生產廠,探尋高原味道背后的食品工業(yè)之美。
在前處理工段生產車間,只見,幾個巨大儲奶罐在最高處,數(shù)不清的管道縱橫交錯,連接著錯落排布、不同大小的儲奶罐。站在車間最下面向上望,各種閥門、表盤在罐體和管道上排布,罐體上張貼著生產信息,每根管道都貼著綠色、紫色、紅色等顏色的標識……整個車間既紛繁錯落“熱鬧非凡”,又規(guī)規(guī)矩矩“秩序井然”。
這個“復雜”的車間,主要進行巴氏殺菌、混料、超高溫瞬時滅菌。經過檢驗達標的原奶經過85℃殺菌后,迅速冷卻到4℃左右,經過混料罐、乳化罐后進入超高溫瞬時滅菌階段。在這一階段,巴氏奶經過2—8秒135℃—140℃的高溫加熱,快速達到無菌要求。經過這一工藝處理后的鮮奶在常溫下保質期可達1—6個月。
在無菌灌裝車間,一排排整齊的管道直通灌裝機,鮮奶隨著灌裝機有節(jié)奏的聲響被灌裝進包裝袋內。一袋袋鮮奶在傳送帶上勻速前行,前往包裝車間。包裝車間里,機器變得格外“熱鬧”,工人也明顯增多。有的機器正在將包裝箱展開,有的則負責將袋裝奶裝入箱內,還有的負責粘貼包裝;工人們有的負責關注每袋牛奶的重量,有的監(jiān)測記錄,有的搬運……袋裝奶、瓶裝奶、凝固酸奶、攪拌酸奶在這里“碰面”,“青海老酸奶”“托倫寶”“藏之寶”“青藏人家”“雪域圣純”“小西牛”幾大品牌在這里匯集,隨后被運送至倉儲中心等待發(fā)往全國各地。
離開生產車間,最大的感受是標準化與現(xiàn)代化,這保證了小西牛每一件產品的食品安全與產品質量,那么如何保留高原味道呢?小西牛總經理王維生解答了我們的疑問——“追隨消費者的需求”。
酸奶在青藏高原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你還記得青海民間的酸奶是怎么吃的嗎?用一個碗盛上桌,拿勺吃!”王維生說出了勺式吃法最初的靈感來源,“從前的酸奶都用吸管食用,無論多稠的酸奶經過吸管后都失去了最初的口感。小西牛為傳承、發(fā)揚青海特色酸奶文化,將凝固型酸奶這一特色乳制品推向全國,在傳統(tǒng)酸奶制作工藝的基礎上,結合現(xiàn)代化生產工藝,在2008年5月首次推出‘青海老酸奶’,并將酸奶產品的食用方法還原成勺式。”
這次還原,對酸奶產業(yè)化來說是創(chuàng)新性的,凝固型酸奶的口感被完美還原,消費者在商品酸奶中也能尋找到最原始的味道;對于市場來說是革命性的,它刮起了一場乳制品行業(yè)的颶風,凝固型酸奶和勺式吃法迅速火遍全國市場,乳制品行業(yè)各廠家紛紛效仿。
當國內各大奶制品商家爭先在酸奶中添加各類水果,讓奶制品的口味不斷多元化時,王維生也在思考小西牛如何在經濟日益激烈的市場中找到一條出路。在他看來,青海人的生活里能夠與酸奶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不是水果,而是“饃饃”,是谷物的味道。基于這樣的思考,2010年,小西牛再次開創(chuàng)了中國奶制品的先河——將谷物加在酸奶里,“青藏人家”系列的青稞酸奶由此誕生。
王維生說,2002年小西牛成立時,很多人還習慣性購買散裝奶;十年時間,小西牛完全打開了青海市場,也改變了很多人食用奶制品的習慣,標準化生產的奶制品成為大家第一選擇,并在2014年啟動省外市場銷售;二十年時間,小西牛早已成為青海乳制品龍頭企業(yè),2022年成為我省在該行業(yè)唯一一家年銷售額達7億元的企業(yè)。目前銷售網絡已覆蓋北京、上海等17個省市地區(qū)的中心城市,建成了北京、上海、深圳、長沙、南京、成都、重慶、西安8個營銷中心;2022年12月,公司成立二十周年之際,光明乳業(yè)入股小西牛,由此,公司由一家民營企業(yè)成為光明乳業(yè)控股的國有企業(yè)上市公司。我們希望以這樣的形式讓本土品牌未來發(fā)展得更穩(wěn),借助乳制品“龍頭企業(yè)”的巨輪,讓小西牛繼續(xù)在更加廣闊的市場上乘風破浪。
“打造一個食品品牌不是一朝一夕的,只能慢慢來、慢慢做,讓時間和消費者來評判,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繼續(xù)追隨消費者的需求,快樂地奔跑。”采訪最后,王維生意味深長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