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標題頭條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五心服務”編織起民族團結“五彩紐帶”
——青海民族團結進步典型事跡系列報道之十三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丁玉梅
發(fā)布時間:2024-11-10 08:02:00
編輯:李家奕
微信圖片_20241110054831賀發(fā)元在愛心理發(fā)室給社區(qū)老人理發(fā)。丁玉梅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白師傅,我家這電飯鍋麻煩您也給修一修!”10月29日,適逢周二,正是三角城社區(qū)愛心服務驛站的“白師傅暖心電器維修”日。社區(qū)里的居民紛紛拿出自家需要修理的電飯鍋、電灶等電器,熱熱鬧鬧地在服務點排起了長隊。

  三角城社區(qū)是一個多民族互嵌式社區(qū),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三角城鎮(zhèn)。這里常住人口1572戶,5269名居民共同生活,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比27%。

  要讓各民族群眾共享幸福生活,關鍵在于妥善解決民生問題。

  “咱們社區(qū)有老年人和殘疾人560多人,純老家庭、獨居老人、高齡老人占比較大,由此產生的生活日間照料、精神需求等方面的問題較為突出。”三角城社區(qū)黨支部書記崔生秀說,做好老年人的服務工作,是增強社區(qū)凝聚力、營造和諧氛圍的重中之重。

  去年3月,三角城鎮(zhèn)三角城社區(qū)黨支部緊緊圍繞“民”“心”兩大核心要點,充分發(fā)揮黨員干部的引領帶頭作用,積極探索打造紅色“五心服務”品牌,持續(xù)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和服務群眾的能力,使得社區(qū)內群眾滿意度高、鄰里關系和諧的良好局面得以形成。

  紅色“五心服務”,涵蓋了章師傅熱心磨刀工坊、白師傅暖心電器維修、賀師傅貼心理發(fā)、李律師耐心法律咨詢、愛心讀書社等內容。社區(qū)采取半天定點服務、半天上門服務的模式,為轄區(qū)內各族居民群眾提供貼心周到的服務。

  社區(qū)居民陳富明自老伴去世后獨自居住,他每天的午飯都在社區(qū)愛老愛心食堂解決。“賀師傅,您這會兒忙不忙呀?有沒有時間給我們理個發(fā)呢?”吃過午飯的陳富明踱步到一樓服務大廳,找社區(qū)工作人員賀發(fā)元理發(fā)。

  待賀發(fā)元忙完手頭的事,服務大廳左側的愛心理發(fā)室門口,已經有吃完午飯等著理發(fā)的老年人排起了隊。“吃完飯或者散步的時候,順便來社區(qū)就能理發(fā),這社區(qū)愛心理發(fā)室,對我們老年人來說可真是太方便啦!”說起這理發(fā)室,老人們紛紛豎起大拇指。

  “紅色‘五心服務’可不只是簡單的服務,在開展各種愛心服務的同時,我們還及時向群眾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在走家串戶的日常交流中,講好民族團結的故事。”崔生秀介紹,自從打造紅色“五心服務”以來,累計提供便民服務近千次。在三角城社區(qū),紅色“五心服務”已然成為加強民族團結、增進鄰里情誼的一大“法寶”。

  今年64歲的農牧民黨員老賽力,在社區(qū)舞蹈室和伙伴們排練結束后,來到西海小區(qū)看望老居民晁蓮。“社區(qū)關心老年人,咱們作為黨員更要發(fā)揮帶頭作用,大家有困難的時候,咱們得伸把手。”老賽力笑著說,晁蓮身體不太好,老賽力經常去晁蓮家,幫忙收拾屋子、陪她聊聊天。

  在三角城社區(qū),像老賽力這樣的居民還有很多。魯海蘭是一位退休老教師,她看到社區(qū)里馬占福老兩口獨自生活,便主動幫他們買生活用品,逢年過節(jié)還會送些生活費。雖說兩家人民族不同,但老人之間相處得就像一家人似的。

  在崔生秀看來,正是因為社區(qū)服務充滿了“溫度”和“熱度”,才形成了各族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團結互助的良好氛圍。“我們平常有空的時候就去獨居老人家里,給他們理發(fā)、打掃衛(wèi)生、陪老人嘮一嘮,次數多了,不少居民也主動加入我們,社區(qū)鄰里之間的關系也就越來越融洽了。”崔生秀說。

  在做好服務工作的同時,三角城社區(qū)也在不斷提升和完善小區(qū)的基礎設施功能,讓居民住得安心、生活得舒心。“自從今年5月修建了民族團結文化長廊,我們這些老年人聚在這兒,不僅能了解民族團結的小知識,還能和大伙兒一起下下象棋、嘮嘮嗑呢。”家住鑫瑞家園的張大爺滿臉笑容地說。

  “打造民族團結文化長廊,其初衷不僅是要發(fā)揮長廊美化環(huán)境、遮陽休閑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要充分發(fā)揮‘石榴籽家園’品牌效能,進一步強化‘石榴籽家園’建設。”崔生秀告訴記者,近年來,三角城社區(qū)通過建設民族團結文化長廊等一系列舉措,進一步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工作,將黨的民族理論政策和中華民族共同體理念深深融入群眾生活之中。

  離開晁蓮家后,老賽力趕忙跟著其他黨員一起清理社區(qū)衛(wèi)生,看著大家撿垃圾、運垃圾忙得熱火朝天,她笑容滿面地說:“社區(qū)把我們各民族同胞聚集在一起,只有各民族之間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咱們這個社區(qū)大家庭才會越來越好!”

推薦閱讀
中共青海省軍區(qū)第十四次代表大會召開
省委議消會議召開 陳剛講話 吳曉軍主持
延續(xù)“紅醫(yī)精神”以腳步丈量高原大地
青海西寧:湟水河(西寧段)水質穩(wěn)定達到Ⅲ類
第34屆中國新聞獎 18屆長江韜奮獎評選結果揭曉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招聘總成績及體檢等事項通知
青海循化:公路通車里程約達1062公里
青海果洛:舉辦首屆全民消防技能競賽
24H熱點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五心服務”編織起民族...
中共青海省軍區(qū)第十四次代表大會召開 陳剛出席并講話
省委平安青海建設領導小組(擴大)會議召開 陳剛講...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服務青海經濟高質量發(fā)展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幕后之“音”,繪就民族...
青海為經濟穩(wěn)定增長和高質量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貨幣金融環(huán)境
以舊換新惠民生 “換”出消費新活力
青海省經濟“秋季報”出爐 全力沖刺,以“向穩(wěn)”實...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yè)·高質量發(fā)展調研行】“三曲...
熱點圖片
黨建引領激起一池金融“活水”
黨建引領激起一池金...
以“綠”煥發(fā)電解鋁“第二春”——因地制宜發(fā)展新質生產力·一線報道
以“綠”煥發(fā)電解鋁...
用腳步丈量大地 用激情書寫青海
用腳步丈量大地 用激...
國內首座鑲嵌混凝土面板堆石壩 羊曲水電站首臺機組并網發(fā)電
國內首座鑲嵌混凝土...
【進博會青海進行時·圖片看進博】通過鏡頭再次感受進博時刻
【進博會青海進行時·...
保護耕地,筑牢糧食安全“生命線”
保護耕地,筑牢糧食...
國家重點保護動物頻頻現身大通
國家重點保護動物頻...
來沙索麻村感受碧水丹山
來沙索麻村感受碧水丹山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五心服務”編織起民族團結“五彩紐帶”
——青海民族團結進步典型事跡系列報道之十三

青海日報
2024-11-10 08:0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五心服務”編織起民族團結“五彩紐帶”
——青海民族團結進步典型事跡系列報道之十三

青海日報
2024-11-10 08:0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五心服務”編織起民族團結“五彩紐帶”
——青海民族團結進步典型事跡系列報道之十三

  • 2024-11-10 08:02:00
  • 來源:青海日報
微信圖片_20241110054831賀發(fā)元在愛心理發(fā)室給社區(qū)老人理發(fā)。丁玉梅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白師傅,我家這電飯鍋麻煩您也給修一修!”10月29日,適逢周二,正是三角城社區(qū)愛心服務驛站的“白師傅暖心電器維修”日。社區(qū)里的居民紛紛拿出自家需要修理的電飯鍋、電灶等電器,熱熱鬧鬧地在服務點排起了長隊。

  三角城社區(qū)是一個多民族互嵌式社區(qū),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三角城鎮(zhèn)。這里常住人口1572戶,5269名居民共同生活,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比27%。

  要讓各民族群眾共享幸福生活,關鍵在于妥善解決民生問題。

  “咱們社區(qū)有老年人和殘疾人560多人,純老家庭、獨居老人、高齡老人占比較大,由此產生的生活日間照料、精神需求等方面的問題較為突出。”三角城社區(qū)黨支部書記崔生秀說,做好老年人的服務工作,是增強社區(qū)凝聚力、營造和諧氛圍的重中之重。

  去年3月,三角城鎮(zhèn)三角城社區(qū)黨支部緊緊圍繞“民”“心”兩大核心要點,充分發(fā)揮黨員干部的引領帶頭作用,積極探索打造紅色“五心服務”品牌,持續(xù)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和服務群眾的能力,使得社區(qū)內群眾滿意度高、鄰里關系和諧的良好局面得以形成。

  紅色“五心服務”,涵蓋了章師傅熱心磨刀工坊、白師傅暖心電器維修、賀師傅貼心理發(fā)、李律師耐心法律咨詢、愛心讀書社等內容。社區(qū)采取半天定點服務、半天上門服務的模式,為轄區(qū)內各族居民群眾提供貼心周到的服務。

  社區(qū)居民陳富明自老伴去世后獨自居住,他每天的午飯都在社區(qū)愛老愛心食堂解決。“賀師傅,您這會兒忙不忙呀?有沒有時間給我們理個發(fā)呢?”吃過午飯的陳富明踱步到一樓服務大廳,找社區(qū)工作人員賀發(fā)元理發(fā)。

  待賀發(fā)元忙完手頭的事,服務大廳左側的愛心理發(fā)室門口,已經有吃完午飯等著理發(fā)的老年人排起了隊。“吃完飯或者散步的時候,順便來社區(qū)就能理發(fā),這社區(qū)愛心理發(fā)室,對我們老年人來說可真是太方便啦!”說起這理發(fā)室,老人們紛紛豎起大拇指。

  “紅色‘五心服務’可不只是簡單的服務,在開展各種愛心服務的同時,我們還及時向群眾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在走家串戶的日常交流中,講好民族團結的故事。”崔生秀介紹,自從打造紅色“五心服務”以來,累計提供便民服務近千次。在三角城社區(qū),紅色“五心服務”已然成為加強民族團結、增進鄰里情誼的一大“法寶”。

  今年64歲的農牧民黨員老賽力,在社區(qū)舞蹈室和伙伴們排練結束后,來到西海小區(qū)看望老居民晁蓮。“社區(qū)關心老年人,咱們作為黨員更要發(fā)揮帶頭作用,大家有困難的時候,咱們得伸把手。”老賽力笑著說,晁蓮身體不太好,老賽力經常去晁蓮家,幫忙收拾屋子、陪她聊聊天。

  在三角城社區(qū),像老賽力這樣的居民還有很多。魯海蘭是一位退休老教師,她看到社區(qū)里馬占福老兩口獨自生活,便主動幫他們買生活用品,逢年過節(jié)還會送些生活費。雖說兩家人民族不同,但老人之間相處得就像一家人似的。

  在崔生秀看來,正是因為社區(qū)服務充滿了“溫度”和“熱度”,才形成了各族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團結互助的良好氛圍。“我們平常有空的時候就去獨居老人家里,給他們理發(fā)、打掃衛(wèi)生、陪老人嘮一嘮,次數多了,不少居民也主動加入我們,社區(qū)鄰里之間的關系也就越來越融洽了。”崔生秀說。

  在做好服務工作的同時,三角城社區(qū)也在不斷提升和完善小區(qū)的基礎設施功能,讓居民住得安心、生活得舒心。“自從今年5月修建了民族團結文化長廊,我們這些老年人聚在這兒,不僅能了解民族團結的小知識,還能和大伙兒一起下下象棋、嘮嘮嗑呢。”家住鑫瑞家園的張大爺滿臉笑容地說。

  “打造民族團結文化長廊,其初衷不僅是要發(fā)揮長廊美化環(huán)境、遮陽休閑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要充分發(fā)揮‘石榴籽家園’品牌效能,進一步強化‘石榴籽家園’建設。”崔生秀告訴記者,近年來,三角城社區(qū)通過建設民族團結文化長廊等一系列舉措,進一步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工作,將黨的民族理論政策和中華民族共同體理念深深融入群眾生活之中。

  離開晁蓮家后,老賽力趕忙跟著其他黨員一起清理社區(qū)衛(wèi)生,看著大家撿垃圾、運垃圾忙得熱火朝天,她笑容滿面地說:“社區(qū)把我們各民族同胞聚集在一起,只有各民族之間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咱們這個社區(qū)大家庭才會越來越好!”

作者 丁玉梅
編輯:李家奕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