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wǎng)·大美青?蛻舳擞 “可是,到了嚴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們并不因寒冷而減少對過年與迎春的熱情……”3月7日,伴著初春的暖陽,瑯瑯的讀書聲從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寧木特鎮(zhèn)第三完全小學六年級的教室傳出來。
或許是臨近下課,教室里14個學生的聲音格外洪亮清晰,14歲的贊拉吉拿著課本認真讀著課文,也在期待著下課鈴聲。教室的黑板報上寫著對新學期的寄語:“勇敢向上沖”。隨著下課鈴聲響起,大家禮貌地和老師作別,而后迅速向食堂沖去。
食堂門口,同學們自覺地排起隊,冒著熱氣的土豆燉牛肉和熱騰騰的白米飯是今天學生的午餐。生活老師組織孩子有序進入飯?zhí)。不一會兒干凈亮堂的食堂就坐滿了學生,而在2019年以前,這里甚至都沒有像樣的食堂,低矮的平房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地方。
為提升當?shù)亟逃|(zhì)量,寧木特鎮(zhèn)第三完全小學2019年開始重建,2023年3月投入使用。重建期間全部師生暫時到河南縣委黨校學習。
贊拉吉告訴記者,她家離縣城比較遠,每次去縣里上學路上至少要花費兩三個小時,遇到雨雪天氣很有可能就出不去,而這里的學生基本都是這樣的情況。“那個時候就盼著新學校趕緊修好,因為爸爸媽媽也很忙,不想他們?yōu)榱宋疑蠈W在路上花費很長的時間。”隨著學校重建完成,現(xiàn)在她上學只要半個小時。
吃完飯的贊拉吉正和同學在操場上看同學玩摔跤。她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開心地向記者介紹起學校:“教學環(huán)境要比縣里的還要好,有個大大的操場,還是塑膠跑道的,我們別提有多開心了。在這樣好的學校中學習,我更有動力了。”
“原來我們學校都是平房,操場很小,現(xiàn)在都變成了樓房,學?粗浅F。爸爸送我來新學校上學時都說這里好,讓我好好學習。”贊拉吉告訴記者,學校沒重建以前,教室里的取暖設(shè)備是爐子,每次開學大家都會背著兩三袋牛糞來,如今背牛糞上學也成為了一段歷史。“雖然燒牛糞取暖是我們牧民的習俗,但不用背牛糞上學也是件非常值得開心的事。”贊拉吉開心地說著現(xiàn)在的變化,一臉幸福的模樣。
據(jù)了解,作為附近的唯一一所學校,周圍四個行政村的孩子在這里上學,最遠的孩子要走將近60公里的路才能來到學校。“我們這里都是山路,溝溝灣灣比較多,所以有的孩子家你看著離得就一二十公里,可能也得走一小時,遇到雨雪天有些地方根本走不了。”校長卻揚多杰說,為了讓適齡兒童都能到學校學習,這里的老師還有一項工作就是找機會給當?shù)厝罕娮龉ぷ鳎屗麄儼押⒆铀偷綄W校接受義務(wù)教育。
“好在現(xiàn)在大家也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了,眼看著學校的變化越來越大,也愿意把孩子送到這里。之前有條件的家庭會把孩子送往鎮(zhèn)上、縣上上學,去年竟然還轉(zhuǎn)進來兩個學生,我聽到后都覺得震驚,學校的新建還是受到家長認可的。”卻揚多杰說。
卻揚多杰介紹,2019年政府投資1259萬元新建了教學樓、宿舍樓、食堂及操場,還配套了相應(yīng)的教學及生活設(shè)施,同時還投資200萬元新建了幼兒園。目前小學有六個年級共121名學生,幼兒園有孩子79人。“到我們這里上學,學生什么都不用帶,人來就行,不管是學習用品還是生活用品,學校都會提供。幼兒園也是免費上,但因為幼兒園沒有餐食經(jīng)費,家長送來的時候會給孩子帶午飯,老師也會悉心照顧孩子吃飯。”
卻揚多杰說,現(xiàn)在學校的整體環(huán)境大變樣,教職工隊伍水平也得到了提升。“教育局給我們配備的師資力量也很強,目前我們有任教老師17名,其中有3個還是研究生,還有15個后勤人員全力保障孩子在學校的吃住。”沒有了后顧之憂,寧木特鎮(zhèn)第三完全小學的老師將精力全部放在教學及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上。
“上學期六年級的統(tǒng)考成績拿到了全縣第一。”卻揚多杰無不驕傲地說。在他看來,學生的主要任務(wù)是學習,但也要快樂的成長。“我們現(xiàn)在每周一都有國旗下的講話,每周三會觀影,每周上一次思政課,還有‘我是小小講解員’的練習活動,這些不僅是孩子得到鍛煉、放松心情的機會,也是非常好的愛國主義教育的機會,讓他們知道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讓他們懂得感恩。”
卻揚多杰指著教學樓前一塊未施工的空地向記者介紹,這里是學校未來的籃球場,“預(yù)計4月份就能施工,孩子就要有專門的籃球場了。”
盡管這里的草還未生芽,但從明亮的教室望出去,已經(jīng)可以想象在綠草如茵的季節(jié)里,孩子在籃球場里打球奔跑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