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wǎng)·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12月24日20時,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轉導鄉(xiāng)中灣村,借著同伴照過來的手機燈光,中灣村應急分隊成員將寫著“患難與共 共克時艱”的宣傳海報平平整整地貼在帳篷門口。
看著搭建好的帳篷,第一書記魏晴天早已凍紅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他站在燈光下,嘴里吐著白氣說:“有了這些帳篷,群眾就能睡得安穩(wěn)一些。”
18日夜里,睡在村委會二樓宿舍的魏晴天被晃下了床,驚慌之余反應過來這是一場地震,心就提到了嗓子眼,“鄉(xiāng)親們千萬不要有事兒!”
瞬間,一切都安靜了下來,魏晴天和駐村工作隊成員跑下樓,聯(lián)系村黨支部書記馬文,一起在村民“微信群”開始了初步排查。一戶一戶地確認,得知未發(fā)生任何傷亡情況,魏晴天揪著的心才算有了些許放松:“生命安全是天大的事兒,只要人沒事,我們就不怕。”
村子臨近震中,震感強烈,絕不能放松警惕,要保證全村群眾撤離到安全場所,要安撫群眾情緒,還要摸排房屋受損情況……對于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成員來說,這注定是一個不眠夜。
面對眼下亟需著手開展的工作,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緊急召開會議,成立第一書記和村黨支部書記為組長的中灣村抗震救災領導小組,快速制定應急工作計劃,最后分三組進行全面實地排查。
“經(jīng)過兩次仔細排查,我們確定了20戶住房受損相對嚴重的村民和4處山體滑坡風險點。”魏晴天回憶說,緊接著又再次召集會議,起草災情報告,上報鄉(xiāng)黨委和政府。
中灣村位于青甘兩省交界的一處山區(qū),村民的院落依山腰而建,地震后極易因山體滑坡而造成次生災害。面對眼前的情況,村里成立青年應急分隊,確定18名年富力強的村民為分隊成員,負責應對各種突發(fā)事件,以及搬運物資、幫助村民搭建臨時居住的簡易棚。
在第二次排查中,村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發(fā)現(xiàn)村民馬其虎家附近有山體滑坡風險后,即刻給應急分隊下達指令,將村委會唯一的帳篷搭建在他家附近空曠區(qū)域,讓馬其虎家和鄰居作為臨時避險場所。
經(jīng)過村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的統(tǒng)籌安排和大家積極響應,村民生命安全有了保障,但如何讓受災村民不受凍、有口熱乎飯成了擺在眼前的新問題。
“凡事都有個輕重緩急,這次地震中,中川和官亭兩個鄉(xiāng)鎮(zhèn)比我們?yōu)那閲乐,我們不能再像平時一樣等著政府安排。”12月19日,魏晴天通過“娘家”青海省地方金融監(jiān)管局以及個人資源籌措各類物資,聯(lián)系泰康人壽、青海雅雄文旅集團等企業(yè)尋求幫助,開始為村里做物資儲備。在村委會二樓會議室,堆放著他四處“化緣”運來的防寒衣物、棉被、棉鞋、應急照明燈以及食品等物資。
12月24日下午,青海雅雄文旅集團捐助的10頂救災帳篷如期運到村里,魏晴天再次召集會議,和村“兩委”成員商討,確定搭建場所、制定分配方案。與此同時成立婦女志愿者分隊,負責聯(lián)系、了解、慰問老年人、兒童、婦女,根據(jù)情況發(fā)放物資,開展心理疏導,安撫受災群眾等工作。
商討方案,確定場所,精細分工……搭建完10頂救災帳篷后,魏晴天長舒一口氣,在“朋友圈”曬起了戰(zhàn)果:“在特殊時期,作為僅次于重災區(qū)裂度8級的裂度7級地區(qū)村莊,中灣村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不等不靠,挺身而出、沖在前面,第一時間組織群眾開展自救,保護村民的生命安全,防范村域內(nèi)次生災害發(fā)生風險,讓黨旗飄揚在抗震救災一線。”
“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只有傾注感情,腳踏實地,才能干出一番事情,尤其是在這種危難時刻。”駐村以來,魏晴天圍繞“五個振興”,在村里深入展開調(diào)研并形成方案,先后獲得相關單位支持和幫助,為中灣村爭取到了鄉(xiāng)村少年宮建設以及科技特派員工作站設立等項目,逐步打開了駐村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