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媒體報道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青海故事】
一針一線,繡出幸福美好生活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李永波
發(fā)布時間:2024-10-03 08:10:17
編輯:張小千
11

甘德縣青繡緣非遺文化有限公司內,繡工們正在制作繡品。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清晨,當第一束陽光照射在草原、雪山、湖泊之上時,遼闊的高原大地像是剛睡醒的孩子,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此刻,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也滿懷著對新的一天的期待,開啟了屬于自己忙碌且平凡的一天。

  “這個中國結的樣式要比我上次繡的卡通叮當貓要難一些,昨天你是怎么完成的,能教我一下嗎?”

  “你的針法不對,繡這種樣式的圖案應該多用一些回針。”

  “大家加把勁兒,完成這個月的最后一筆訂單,就可以好好休息幾天啦……”

  9月27日,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青珍鄉(xiāng)一個工作室里,三十余名繡工正圍坐在繡架前,與甘德縣青繡緣非遺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張丹分享討論著自己在刺繡工作中遇到的困惑與問題。幾分鐘過后,討論的聲音戛然而止,繡工們立馬投入到手頭的工作中。“我們的工作性質就是這樣,必須要靜下心來去做,每一個步驟都要仔細認真,刺繡的同時也在‘修心’。”張丹說。

  隨后,張丹拿起繡架上的一個荷包說:“我這刺繡的技術是從婆婆那里學來的,當時覺得青繡產品色彩鮮艷,給人一種很強的視覺沖擊感,而且由于青繡所用到的線比較粗,所以呈現出來的立體感也比較強,于是我就從最簡單的鞋墊、荷包做起,后來自己的產品受到了許多顧客的青睞,于是我便逐漸有了創(chuàng)業(yè)的想法。”

22

張丹(左)與繡工一同欣賞制作好的繡品。記者 李永波 攝

  2021年12月,在政策扶持下,張丹從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遠赴果洛州甘德縣青珍鄉(xiāng)創(chuàng)辦了甘德縣青繡緣非遺文化有限公司。自公司創(chuàng)辦以來,帶動季節(jié)性靈活就業(yè)86人,穩(wěn)定就業(yè)32人,人均月收入1800元左右。

  “我們的32名專職繡工都是女性,絕大多數來自青珍鄉(xiāng)。”張丹回憶說:“雖然她們之前很少接觸針線活,但是當我們創(chuàng)辦第一期刺繡培訓班時,大家表現出了極高的熱情,當時報名人數多達80多人,經過60天的培訓后,有12位藏族繡娘已經能夠自主完成繡品,目前她們也是我們繡工中的主力軍。”

  “當時聽說有免費的刺繡培訓班,而且學出來就能在家門口掙錢,別提有多開心了,我當即就喊了身邊的幾個朋友報了名。”一旁的繡工叁吉笑著說,之前她一直和丈夫以放牧為生,收入來源比較單一,自從學會了刺繡,現在一年至少能為家庭增收兩萬元,而且家中有事還可以把繡品帶回家制作,既能顧家又能掙錢,日子越過越幸福!

  除了為當地群眾帶去刺繡技術,提供就業(yè)崗位,甘德縣青繡緣非遺文化有限公司自2022年起還固定為青珍鄉(xiāng)青珍村兌現年分紅15萬元。“去年分紅時,外面雪下得很大,但我和家人的心卻暖暖的,張老師不僅給我們提供了家門口賺錢的平臺,平常也十分關心我們的家庭情況和心理狀態(tài)。”繡工樂吉說,張丹老師每月都會組織開展一次“茶話會”,大家聚在一起暢所欲言,相互交流遇到的煩心事,好多問題都隨著交談得到了解決,我們工作起來也更有勁兒了。

  經過兩年的發(fā)展,甘德縣青繡緣非遺文化有限公司的生產、銷售環(huán)節(jié)已步入正軌,2023年實現銷售收入140余萬元,較2022年增長20%。張丹指著一幅繡有雪山圖案的青繡制品說:“我們的青繡制品吸收借鑒了湘繡、蘇繡等多種刺繡產品的特點,還糅入了當地獨特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元素,所以備受外地消費者的青睞,好多大的訂單來自北京、上海、珠海、香港、澳門等地的顧客,他們尤為鐘愛我們這兒的雪山、草原以及身著民族盛裝的人物形象,這剛好也是繡工最為熟悉的圖案,所以制作起來既有效率也有美感。”

  “目前我們正在積極探索‘互聯網+婦女創(chuàng)業(yè)’新模式,引導婦女把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的平臺搭建在互聯網上,通過建立完善的手工特色產品信息平臺,把高原特色產業(yè)、特色手工產品與信息技術結合起來,實現特色手工與市場的信息對接和互動交流。”張丹表示,她創(chuàng)業(yè)的初心就是為更多的婦女群眾提供就業(yè)崗位,在鼓起大家“錢袋子”的同時,也讓青繡制品在更為廣闊的世界中綻放出不一樣的光彩。

推薦閱讀
我省舉行2024年烈士紀念日活動 陳剛出席
省政府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先后召開 吳曉軍主持
青海:節(jié)碳數據助力綠色金融創(chuàng)新發(fā)展
第三期青唐中藏醫(yī)大講堂在青海西寧開講
第二屆“你好,青!本W絡短視頻比賽公告
2024年文化科技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候選名單的公示
全省各地舉行2024年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
西寧市社區(qū)事務管理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行
24H熱點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國慶見聞】“中國紅”飄...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國慶抒懷】每一顆心,都...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新中國從這里走來》主...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數說青海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崗堅梅朵”綻放京城
【致敬我們的時代·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兩路...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青海西寧:離退休干部展...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共赴生態(tài)西寧綠色之約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籽籽同心 開出“團結花”
“大美青!じ咴闱颉背壜撡悎A滿落幕
熱點圖片
國慶覓書香
國慶覓書香
驚艷!西寧野生動物園秋菊綻放
驚艷!西寧野生動物...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國網青海物資公司全力保障丁字口750千伏輸變電工程物資供應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
青海西寧:光明小學第七屆科技節(jié)開幕
青海西寧:光明小學...
國慶假期青海機場公司預計運送旅客19萬人次
國慶假期青海機場公...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青海:“鐵科技”賦能“流動國慶”生機盎然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為青藏鐵路第一高橋做“體檢”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青海省鹽湖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促進條例》將于10月1日起施行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青海故事】
一針一線,繡出幸福美好生活

青海日報
2024-10-03 08:1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青海故事】
一針一線,繡出幸福美好生活

青海日報
2024-10-03 08:1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青海故事】
一針一線,繡出幸福美好生活

  • 2024-10-03 08:10:17
  • 來源:青海日報
11

甘德縣青繡緣非遺文化有限公司內,繡工們正在制作繡品。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清晨,當第一束陽光照射在草原、雪山、湖泊之上時,遼闊的高原大地像是剛睡醒的孩子,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此刻,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也滿懷著對新的一天的期待,開啟了屬于自己忙碌且平凡的一天。

  “這個中國結的樣式要比我上次繡的卡通叮當貓要難一些,昨天你是怎么完成的,能教我一下嗎?”

  “你的針法不對,繡這種樣式的圖案應該多用一些回針。”

  “大家加把勁兒,完成這個月的最后一筆訂單,就可以好好休息幾天啦……”

  9月27日,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青珍鄉(xiāng)一個工作室里,三十余名繡工正圍坐在繡架前,與甘德縣青繡緣非遺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張丹分享討論著自己在刺繡工作中遇到的困惑與問題。幾分鐘過后,討論的聲音戛然而止,繡工們立馬投入到手頭的工作中。“我們的工作性質就是這樣,必須要靜下心來去做,每一個步驟都要仔細認真,刺繡的同時也在‘修心’。”張丹說。

  隨后,張丹拿起繡架上的一個荷包說:“我這刺繡的技術是從婆婆那里學來的,當時覺得青繡產品色彩鮮艷,給人一種很強的視覺沖擊感,而且由于青繡所用到的線比較粗,所以呈現出來的立體感也比較強,于是我就從最簡單的鞋墊、荷包做起,后來自己的產品受到了許多顧客的青睞,于是我便逐漸有了創(chuàng)業(yè)的想法。”

22

張丹(左)與繡工一同欣賞制作好的繡品。記者 李永波 攝

  2021年12月,在政策扶持下,張丹從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遠赴果洛州甘德縣青珍鄉(xiāng)創(chuàng)辦了甘德縣青繡緣非遺文化有限公司。自公司創(chuàng)辦以來,帶動季節(jié)性靈活就業(yè)86人,穩(wěn)定就業(yè)32人,人均月收入1800元左右。

  “我們的32名專職繡工都是女性,絕大多數來自青珍鄉(xiāng)。”張丹回憶說:“雖然她們之前很少接觸針線活,但是當我們創(chuàng)辦第一期刺繡培訓班時,大家表現出了極高的熱情,當時報名人數多達80多人,經過60天的培訓后,有12位藏族繡娘已經能夠自主完成繡品,目前她們也是我們繡工中的主力軍。”

  “當時聽說有免費的刺繡培訓班,而且學出來就能在家門口掙錢,別提有多開心了,我當即就喊了身邊的幾個朋友報了名。”一旁的繡工叁吉笑著說,之前她一直和丈夫以放牧為生,收入來源比較單一,自從學會了刺繡,現在一年至少能為家庭增收兩萬元,而且家中有事還可以把繡品帶回家制作,既能顧家又能掙錢,日子越過越幸福!

  除了為當地群眾帶去刺繡技術,提供就業(yè)崗位,甘德縣青繡緣非遺文化有限公司自2022年起還固定為青珍鄉(xiāng)青珍村兌現年分紅15萬元。“去年分紅時,外面雪下得很大,但我和家人的心卻暖暖的,張老師不僅給我們提供了家門口賺錢的平臺,平常也十分關心我們的家庭情況和心理狀態(tài)。”繡工樂吉說,張丹老師每月都會組織開展一次“茶話會”,大家聚在一起暢所欲言,相互交流遇到的煩心事,好多問題都隨著交談得到了解決,我們工作起來也更有勁兒了。

  經過兩年的發(fā)展,甘德縣青繡緣非遺文化有限公司的生產、銷售環(huán)節(jié)已步入正軌,2023年實現銷售收入140余萬元,較2022年增長20%。張丹指著一幅繡有雪山圖案的青繡制品說:“我們的青繡制品吸收借鑒了湘繡、蘇繡等多種刺繡產品的特點,還糅入了當地獨特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元素,所以備受外地消費者的青睞,好多大的訂單來自北京、上海、珠海、香港、澳門等地的顧客,他們尤為鐘愛我們這兒的雪山、草原以及身著民族盛裝的人物形象,這剛好也是繡工最為熟悉的圖案,所以制作起來既有效率也有美感。”

  “目前我們正在積極探索‘互聯網+婦女創(chuàng)業(yè)’新模式,引導婦女把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的平臺搭建在互聯網上,通過建立完善的手工特色產品信息平臺,把高原特色產業(yè)、特色手工產品與信息技術結合起來,實現特色手工與市場的信息對接和互動交流。”張丹表示,她創(chuàng)業(yè)的初心就是為更多的婦女群眾提供就業(yè)崗位,在鼓起大家“錢袋子”的同時,也讓青繡制品在更為廣闊的世界中綻放出不一樣的光彩。

作者 李永波
編輯:張小千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